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热门搜索:
P760/01_2760nm单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20-M激光控制驱动器
ZNSP25.4-1IR抛光硫化锌(ZnS)多光谱(透明)窗片 0.37-13.5um 25.4X1.0mm(晶体/棱镜
HB-C0BFAS0832x4 QPSK C波段相干混频器(信号解调/锁相放大器等)
Frequad-W-CW DUV 单频连续激光器 213nm 10mW Frequad-W
ER40-6/125截止波长1300nm 高掺杂EDF掺铒光纤
SNA-4-FC-UPC日本精工法兰FC/UPC(连接器/光纤束/光缆)
GD5210Y-2-2-TO46905nm 硅雪崩光电二极管 400-1100nm
WISTSense Point 紧凑型高精度光纤传感器解调仪(信号解调/锁相放大器等)
CO2激光光谱分析仪
FLEX-BF裸光纤研磨机
1030nm超短脉冲种子激光器PS-PSL-1030
高能激光光谱光束组合的光栅 (色散匀化片)
NANOFIBER-400-9-SA干涉型单模微纳光纤传感器 1270-2000nm
IRV2000-1X350-2000nm 1倍红外观察镜
S+C+L波段 160nm可调谐带通滤波器
更新时间:2023-12-08
点击次数:1660
腔衰荡技术最早的提出,其目的是测量高反镜的反射率。比如现在市面上的高反镜,反射率基本在99.99%左右,普通的反射率测量方法已经无法精确测量器件的参数。因此,我们就将一对高反镜平行放置,组成一个F-P谐振腔。

谐振腔可以看作是一个光学滤波器,其性能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输入谐振腔的光波长,纵坐标表示光的通过功率与输入光功率的比值。光从这一对高反镜组成的谐振腔一端输入,一部分通过谐振腔从另一端输出,剩余的光都在输入端反射了(还有一部分光会动态地储存在谐振腔内,这也就是为什么存在腔衰荡信号)。

根据谐振腔的性质,只有输入光波长正好处于谐振腔的谐振点时,光的透过率理论上为100%,这个点谐振腔储存的能量也最高。此时关闭激光输入,谐振腔内储存的光开始在腔内来回反射,因为发射镜的反射率很高,每次反射都只会透过很小一部分的光,绝大部分光会反射到另一个反射镜,如此反复,腔内的光能慢慢下降,直到全部消耗,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谐振腔的两端(输入端和输出端)都能探测到一个缓慢下降的光功率信号,这就是腔衰荡信号。

所以,我们需要保证,激光的波长要在谐振腔的谐振点上,才能采集到一个信噪比足够高的腔衰荡信号,也就是光在腔内走一个来回,其光程必须为自身波长的整数倍,这也就是腔衰荡系统的模式匹配之一(纵模匹配)。通过PZT将两者关系锁定,可以保证产生一个良好的衰荡信号,当然,这需要一个PID伺服系统去控制,电路较为复杂。还有一种方式,也是我们正在使用的,可以说是一种触发采集的方式,不去锁定腔长和波长的关系,而激光在自由运转的时候,波长必然是一种抖动的状态。只要它在某个时刻,扫过了腔的谐振点,在那个瞬间,腔的透过率突然增加,腔内的光能也跟着累积。然后,在腔的输出口放置光电探测器实时捕捉透过光,一旦透过光功率大于设定的阈值,立刻关闭激光输入,并采集一次衰荡信号。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激光一直处于腔的谐振点,但是每次采集衰荡信号的时刻,它都是模式匹配的,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纵模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