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257-4
    一文读懂十种 | 气体感知技术方式

    在万物互联的社会,气体感知技术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隐形卫士”。消费场景中,守护家居空气质量;汽车领域,助力尾气优化与安全监测;工业生产时,保障流程稳定、预防灾害;医疗场景下,精准检测呼吸气体辅助诊断;环境监测中,实时捕捉污染物守护生态。从日常生活到宏观生产,气体感知技术以敏锐“嗅觉”,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迈进。下面介绍10种常见的气体感知方式。PID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PID(PhotoionizationDetector,光离子化检测器)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紫外光(UV)照...

  • 20257-3
    Furukawa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相干光通信的核心技术突破与演进

    引言:光通信时代的光源革命随着数据流量的指数级增长,数字相干光通信技术正从长距离干线传输向短距离城域网、数据中心互联(DCI)等场景渗透。作为相干通信系统的“心脏”,可调谐激光器需同时满足波长覆盖扩展、线宽压缩、尺寸功耗微型化等多重挑战。古河电工集团通过半导体集成技术与外腔结构创新,开发出系列窄谱线宽集成可调谐激光器组件(ITLA),为400G/800G及下一代超高速光网络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一、技术需求与理论基础:从性能指标到物理本质1.1可调谐激光器的核心性能参数-波长调...

  • 20257-2
    百赫兹大能量中短波双波长光参量振荡器

    百赫兹大能量中短波双波长光参量振荡器1.5μm和3~5μm波段的激光均位于大气近红外窗口,对空气(包括战场硝烟,尤其是以、白磷为主的烟雾)的穿透性很强,在激光干扰、激光雷达和**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非线性晶体KTiOAsO4(KTA)具有高损伤阈值、大非线性系数等优点,因此KTA-OPO在输出大能量中短波激光方面备受青睐。但较大能量的中短波激光器重复频率大多低于100Hz,达到100Hz、百毫焦量级的激光输出报道较少。为了在百赫兹重复频率下获得大能量的中短波KTA-OPO...

  • 20257-1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兴的主动遥感探测仪器!

    大气湍流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由各种尺度的涡旋叠加而形成不规则运动,堪称大气环境的“搅拌器”。大气中的湍流运动无时、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却严重影响大气中动量、热量、污染物等的交换,又对声波、光波及其它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影响。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运动包括了由垂直风切变形成的机械湍流和对流产生的湍流,对气象和空气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解析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污染物输送和扩散以及各种气象要素,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打开一扇“观察窗”。相干多普勒激光...

  • 20256-30
    激光选区熔化引发的组织、性能各向异性

    研究背景激光选区熔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由于其逐层重熔和凝固的成形工艺特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的合金组织容易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为晶粒、熔池形态在不同方向存在差异(如图1)。图1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合金金相组织和EBSD形貌三维视图合金组织的各向异性会对其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掌握组织各向异性对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该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创新研究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3D打印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心采...

  • 20256-27
    如何搭建“三高”飞秒激光器?

    “三高”(高重频、高功率、高脉冲质量)飞秒激光光源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加工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光纤中的脉冲在被直接放大时受到受激拉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等多种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峰值功率提升受限。目前,采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结合大模场面积的光子晶体光纤或者双包层光纤,可以有效降低非线性效应,进一步提高脉冲峰值功率,已经逐渐成为该类型激光光源所采用的标准方案。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中,脉冲展宽压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可采用的主要有“CFBG展宽+CVBG压缩”...

  • 20256-26
    激光相干合成的奇妙之旅

    对多束激光进行相干合成是实现激光功率提升的同时保持光束质量的有效技术途径,它的发展历程几乎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同步,已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激光器。激光相干合成实现的关键就是要让每一束激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位、偏振、光束倾斜度等光参量就是每束激光的“心”和它们要用的“劲”。近十年来,科学家们围绕着光源性能、光束控制等关键领域,让每一路激光“配合”得越来越协调,不断推动着激光相干合成技术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相干合成的单元激光相干合成系统的基础单元是每一个单独的激光器,若...

  • 20256-26
    红外相机安装高度是破解野生动物监测的黄金法则

    红外相机作为野生动物监测的核心工具,其安装高度直接影响拍摄效果与数据质量。科学选择安装高度需平衡动物行为特征、环境干扰因素及设备性能,以下从三大维度解析最佳实践。1.动物行为学视角:高度适配目标物种红外相机的安装高度应与目标动物的体型及活动习性匹配。针对中小型动物(如野兔、松鼠),建议将相机固定在离地面0.5-0.8米的位置,此高度可捕捉动物全貌并减少植被遮挡。对于大型哺乳动物(如鹿、野猪),1.2-1.5米的安装高度更合适,既能覆盖动物肩部至背部的关键特征,又避免因高度过低...

共 379 条记录,当前 1 / 48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