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热门搜索:
P760/01_2760nm单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20-M激光控制驱动器
ZNSP25.4-1IR抛光硫化锌(ZnS)多光谱(透明)窗片 0.37-13.5um 25.4X1.0mm(晶体/棱镜
HB-C0BFAS0832x4 QPSK C波段相干混频器(信号解调/锁相放大器等)
Frequad-W-CW DUV 单频连续激光器 213nm 10mW Frequad-W
ER40-6/125截止波长1300nm 高掺杂EDF掺铒光纤
SNA-4-FC-UPC日本精工法兰FC/UPC(连接器/光纤束/光缆)
GD5210Y-2-2-TO46905nm 硅雪崩光电二极管 400-1100nm
WISTSense Point 紧凑型高精度光纤传感器解调仪(信号解调/锁相放大器等)
CO2激光光谱分析仪
FLEX-BF裸光纤研磨机
1030nm超短脉冲种子激光器PS-PSL-1030
高能激光光谱光束组合的光栅 (色散匀化片)
NANOFIBER-400-9-SA干涉型单模微纳光纤传感器 1270-2000nm
IRV2000-1X350-2000nm 1倍红外观察镜
S+C+L波段 160nm可调谐带通滤波器
更新时间:2025-01-22
点击次数:1257

产品介绍:
筱晓光子最新推出1064nmPPLN,可以将1064nm的光转换为532nm的光输出。(关于该器件的1560nm款的介绍→请点击这里看往期文章。)该器件使用简单,搭建光路图如下所示。首先,我们选定一款波长为1064nm的DFB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将其输入至YDFA(掺镱光纤放大器)中进行光信号的放大。经过放大的基频光随后被用作PPLN(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的泵浦源,从晶体的输入端口馈入。
在PPLN晶体的二阶非线性效应下,基频光被转化为倍频光,即波长为532nm的绿光。但在此之前,至关重要的一步是确认PPLN晶体的温度控制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确保晶体已稳定在所设定的温度值上。

PPLN倍频晶体的使用光路图
输出光谱测试:
通过Bristol波长计的光谱测试模块,我们可以得到输出532nm的光谱成分,从而确认倍频过程。

倍频功率测试:
通过调节YDFA的工作电流,我们测试了不同功率基频光输入下的倍频光功率变化曲线,输入功率越高,倍频光功率越高。

稳定性测试:
我们分别测试了输出倍频光的功率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验证了PPLN晶体的工作稳定性。这两个指标还取决于YDFA和DFB的噪声,需要噪声较低的光源进行测试。


最后事项:
波导需要做好散热处理,建议将波导安装在热沉上,波导和热沉的接触面应该涂覆导热硅脂等导热材料。建议环境工作温度为10~30℃,如果不在该范围内,需要自行对热沉做二次温控,把热沉的温度设置为20℃左右。严禁在高于波导匹配温度的环境下不加二次温控运行。
波导本体的匹配温度必须在20~60℃范围内。
先开启波导的温控,等温度稳定再慢慢增加泵浦光。随着泵浦功率增加,波导最佳匹配温度会有微小偏移,此时细调波导温度将倍频光调制最大即可。

您好,可以免费咨询,技术客服,Da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