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热门搜索:
P760/01_2760nm单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20-M激光控制驱动器
ZNSP25.4-1IR抛光硫化锌(ZnS)多光谱(透明)窗片 0.37-13.5um 25.4X1.0mm(晶体/棱镜
HB-C0BFAS0832x4 QPSK C波段相干混频器(信号解调/锁相放大器等)
Frequad-W-CW DUV 单频连续激光器 213nm 10mW Frequad-W
ER40-6/125截止波长1300nm 高掺杂EDF掺铒光纤
SNA-4-FC-UPC日本精工法兰FC/UPC(连接器/光纤束/光缆)
GD5210Y-2-2-TO46905nm 硅雪崩光电二极管 400-1100nm
WISTSense Point 紧凑型高精度光纤传感器解调仪(信号解调/锁相放大器等)
CO2激光光谱分析仪
FLEX-BF裸光纤研磨机
1030nm超短脉冲种子激光器PS-PSL-1030
高能激光光谱光束组合的光栅 (色散匀化片)
NANOFIBER-400-9-SA干涉型单模微纳光纤传感器 1270-2000nm
IRV2000-1X350-2000nm 1倍红外观察镜
S+C+L波段 160nm可调谐带通滤波器
更新时间:2025-02-06
点击次数:1266
近日,燕山大学实验室高压科学中心田永君院士团队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宁波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超硬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合成出硬度达276 GPa的超细纳米孪晶金刚石块材,刷新了材料硬度的世界纪录。相关研究以“Enhancing the hardness of diamond through twin refinement and interlocked twins"为题。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材料,在机械加工、油气开采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单晶金刚石的硬度因晶体取向不同而异,介于60-120 GPa之间。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合成出硬度更高的金刚石材料。晶粒细化作为提升金刚石硬度的经典方法,却在纳米尺度遇到了瓶颈:过高的晶界能量会促使晶粒长大,阻碍了进一步细化,从而限制了硬度的提升空间。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田永君院士团队另辟蹊径,开创了孪晶细化的新途径。与传统晶界相比,孪晶界具有更低的界面能量,为材料的超细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团队前期研究已经证实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他们成功合成了平均孪晶厚度仅5纳米的金刚石块材,其硬度达到200 GPa,是天然金刚石的两倍。

图释:超细纳米孪晶金刚石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维氏硬度。a) STEM明场像展示了样品的整体微观形貌,插图为统计获得的晶粒尺寸分布,平均晶粒尺寸为18 nm。b) 高分辨TEM照片显示了样品中的特征孪晶结构:主图为占主导地位的互锁型孪晶,插图为局部区域观察到的贯穿型孪晶。c) 基于位错模型计算的硬度随孪晶厚度的变化及实验测得的硬度数据,插图为超细纳米孪晶金刚石样品的光学照片。

图1: 洋葱碳结构onion-like carbon,OC前驱体表征。

图2: 洋葱碳结构OC前驱体合成金刚石的显微结构分析。

图3: 硬度作为金刚石孪晶厚度的函数。

图4: 典型孪晶结构和包含这些孪晶构型的多晶金刚石模型示意图。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精确控制洋葱碳前驱体尺寸并进行高压相变,成功合成出具有突破性性能的超细纳米孪晶金刚石块材:平均晶粒尺寸18纳米,平均孪晶厚度仅2.3纳米,硬度高达276 GPa。通过电镜观察,他们发现样品中既有贯穿型孪晶,也有互锁型孪晶,其中互锁型孪晶占主导地位。对比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结构的关键作用:用金刚石粉为原料制备的纳米晶金刚石,尽管晶粒同样细小(24纳米),但由于缺乏密集的互锁型孪晶结构,硬度仅为125 GPa。
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硬度纪录,更为突破共价材料硬度极限开辟了新思路。通过孪晶组织的细化和类型调控,研究团队开创了提升材料性能的新途径,这对超硬材料的未来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您好,可以免费咨询,技术客服,Daisy
参考文献: 中国光学期刊网
免责声明:
资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删除处理。行业资讯仅供参考,不存在竞争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