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256-26
    单频激光器的应用你知道吗?

    单频激光器是一款紧凑型一体化设计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窄线宽,高输出功率特点,且波长稳定度高;该激光器集成双级隔离器,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自由空间输出或光纤耦合输出,是冷原子实验、量子精密测量等应用的理想光源。单频激光器主要是固体激光器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单频光纤激光器、单频半导体激光器两大类。单频激光器技术方案主要有短腔法、色散腔法、环形腔法、滤光片法等。其中,色散腔法一般是采用在激光器谐振腔内插入光栅、基于光栅反馈原理来实现激光发射,又包括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分布式布...

  • 20256-25
    激光反射层析成像技术,更细致地感知远方

    激光反射层析成像(LaserReflectionTomographyImaging,LRTI)是一项在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成像探测技术。CT主要是透射光信号探测,LRTI是激光反射回波探测。LRTI技术最早由美国林肯实验室的Parker等人于1988年提出,其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只与探测器带宽、激光脉冲宽度和噪声有关,而与作用距离、光学接收孔径无关,是目前远距离空间目标探测的潜力手段。围绕激光反射层析成像技术的空间远...

  • 20256-24
    新奇的光现象—近共振增益光栅

    全光网络通信,具有抗干扰性强、容量大、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方式。作为全光网络核心基础,全光调控技术已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目前,全光调控技术主要有非线性光栅,非线性耦合器,非线性放大器等。在原子介质中引入量子相干效应为深入研究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开辟新的途径,这为研究全光调控技术带来了新的启示。量子相干效应会产生许多新奇有趣的现象,如电磁感应透明(EIT)、相干布局俘获、无反转激光等。在Λ型三能级原子EIT系统中,用驻波代替耦合场的行波可形成电磁感应光...

  • 20256-23
    环形光束“双”切换—光纤中的新型激光光场调控方法

    随着激光光场的应用拓展,在激光光场中引入偏振、相位自由度,实现新型结构光场是当前激光光场调控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基于全光纤结构产生新型结构光场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偏振和相位的调控可以产生带有偏振奇点的柱矢量光束、相位奇点的涡旋光束以及无衍射特点的贝塞尔光束,这些光场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为了在全光纤激光器中实现模式切换,需要引入模式转换器。与大体积光纤组件和空间光器件相比,全光纤模式转换器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强和扩展性好等优点,使得激光器的紧凑性和热稳...

  • 20256-20
    利用铌酸锂晶体倍频激光,制备实用化、集成量子压缩光源

    二次谐波过程是指频率为的单色光入射到非线性介质后产生频率为的光,通过此过程可以有效拓展连续单频激光频率范围以及产生特定频率的连续单频激光,在量子信息科学、激光光谱学以及非线性光学方面有重要应用。如今,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量子信息科学正在向实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量子压缩光源作为量子信息科学重要基础资源,同样需要向集成化和小型化方向迈进。制备不同频率波段的连续变量压缩态光场,需要高性能的集成倍频系统。目前制备高性能连续变量量子压缩光源时,常用以色列RaicolCrystals公...

  • 20256-19
    光电探测器指南:从原理到选型,一文攻克核心技术!

    您好,可以免费咨询,技术客服,Daisy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私信我们会详细解答,分享产品链接给您。免责声明:资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删除处理。行业资讯仅供参考,不存在竞争的经济利益。

  • 20256-19
    太赫兹晶体材料是解锁高频电磁波的密钥

    太赫兹晶体材料作为太赫兹技术的核心组件,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电磁波的高效转换,在通信、成像、生物检测等领域展现出较好的潜力。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材料特性、应用场景与制备技术的三维突破中。1.材料特性:非线性光学性能太赫兹晶体需具备高非线性系数与宽相位匹配范围。ZnTe(碲化锌)晶体作为典型代表,其立方闪锌矿结构赋予其4.04pm·V⁻¹的电光系数,可在0.1-3THz频段内实现飞秒激光到太赫兹波的高效转换。GaSe(硒化镓)晶体则凭借54pm/V的非线性系数,在41THz超宽频...

  • 20256-18
    提升硅基近红外热载流子探测器性能

    研究背景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光通讯、环境监测、遥感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基于锗、III-V族化合物和碲镉汞等材料的红外光电探测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工作范围覆盖近红外到中远红外多个波段。然而这些非硅材料的光电探测器成本高,且难以和硅驱动电路互联集成,难以满足大规模、高密度阵列化的应用需求。受制于晶格匹配和热学匹配等因素,红外材料与硅异质外延或者键合的研究面临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如材料及制作成本昂贵、工艺复杂和稳定性差等。鉴于此,全硅材料或硅COMS器件兼容的红外探测手段...

共 411 条记录,当前 6 / 52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